認識馬術治療

動 物用在醫療中,多為「輔助」治療,但馬術治療是最早被當成一種醫療方式的選擇。

中華民國傷健策騎協會馬術治療師王挽華說:「馬術治療是依物理治療大師 "Bobath" 的理論,將物理治療放在馬背上,以達到復健的效果」。

他表示,騎馬不像開車或坐輪椅只有前進和後退,因為馬匹在行走間會產生一種脈衝,也就是常聽到的「波浪」,能傳給坐在馬背上的人。

當馬左邊後腿抬高前進時,馬背上的人左邊骨盆也會跟著抬高,腰椎會因而彎曲,就像平常人走路的步態一樣。所以騎馬除了前進後退,還有上下顛簸和左右搖擺的動 感。

跨坐在馬背上,還需要運用腰椎、臀部、腿及腹肌來穩定上半身,所以要抬頭挺胸縮下巴,把背脊打直。

被動的利用馬走路型態,可以幫助腦性痳痺、小兒痳痺等病人,學習如何協調全身肌肉來坐、站及行走。但別以為只是坐在馬上,一個小時下來,也是汗流浹背。

可是,騎馬並不等於馬術治療,因為要集合許多專業人員一起來進行馬術治療。在馬的兩側有2個陪騎者,前面要有1個領馬員,還需要馬術治療師在場。

馬術治療師最好有物理治療或職能治療的背景,負責評估病人的能力,設定治療目標,還要了解馬匹行走的方式,並適時糾正騎乘者的姿勢。

領馬員是負責控制馬的步幅始終如一,使馬匹專心,不要中斷。兩側的陪騎者是為防止病人跌下,負責騎乘者的安全,並鼓勵病人盡力做到治療師要求的動 作。

曾在德國、香港、澳洲等地受訓的王挽華說,馬術治療是物理治療的一種,但因為有馬,病人會與馬匹產生良好的互動 ,對於治療的效果有其正面的意義。

對痙攣性腦性痲庳的兒童是不太可能坐在馬鞍上治療,因為馬鞍很硬,也阻斷了“波浪“,所以就直接坐在鋪有毛毯的馬背上。坐在馬背上行走10分鐘,相當按摩1萬次,可以柔軟他們僵直的肌肉。

王挽華記得,有次到屏東辦2天馬術治療活動,很多腦性痲痺的小朋友剛開始也很怕,怎樣都不坐,但坐上馬後,卻常常是怎樣都不下來。有個小朋友還跟媽媽說,坐在馬上很舒服,我再也不要坐輪椅了。

馬術治療除了可以用在肢體痳痺的病人,對於脊椎側彎也有復健效果。

脊椎側彎的病人仰躺在馬背上,依側彎的方向和度數,來設計馬匹的行進方向,如S型、8字型或圓形,馬匹在轉彎的時候,可以有效伸展病人身體兩側。

除了肢體復健,馬術治療也可用於矯治過動兒、唐氏症及偏差行為的青少年、1996年德國有一篇報告利用馬來治療酗酒的母親。因為騎馬是一種規律的動 作,如果隨心所欲,沒有和馬配合好,很容易摔下馬,所以對心理和身體的復健都有效果。

馬術治療在歐美有30年以上的歷史。在美國,有345個以上的治療馬場,而澳洲的兒童醫院還有附設馬場來進行馬術治療,連鄰近的香港也發展了20年之久。

在台灣,三年前由中華民國傷健策騎協會引進,現階段以服務腦性痲痺兒為主。他們正募款籌建一座專屬的室內治療馬場,也積極向健保局申請健保給付。

     
 

【回最前頁】 【水中運動 】 【音樂治療】 【從營養學的觀點談健康的減肥法】 【認識物理治療】 【認識馬術治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