褥瘡的 預防及處理

一、前言:

一所醫院的好壞,評鑑通常注重兩件事,其一是褥瘡發生的比例,其二是院內感染。褥瘡的發生是醫療人員最不願意看見的,因為治療褥瘡的花費遠遠超過一個開心或開腦的手術,而且延誤復健時機,更嚴重的是褥瘡的併發症經常奪走病人寶貴的生命,因此希望病人及家屬都能夠重視褥瘡的預防及處理。

二、定義:

褥瘡,又稱為壓瘡,是指覆蓋於骨突的皮膚受到長期或反覆的壓力而造成的潰瘍或壞死。 褥瘡的形成分為四個等級:

第一級:褥瘡只局限於表淺皮膚層,包括表皮及真皮。

第二級:侵犯到皮膚以下的皮下脂肪組織。

第三級:壓力繼續使潰瘍蔓延到脂肪組織之下的肌肉組織。

第四級:褥瘡延伸到骨頭或其他器官。

當褥瘡仍局限於第一級、第二級時,若沒有妥善處理它會毫不留情地往下蔓延,所以病人及其照顧者和醫療人員有共同的責任,要好好照顧病人的皮膚,一有不對勁就趕快處理,以免愈演愈烈難以收拾。

三、好發部位:

有些部位特別容易發生褥瘡,仰躺時,最容易發生褥瘡的部位是薦部,另外,後腦枕部、手肘小腿,也都會承受或大或小的壓力,這些是容易產生褥瘡的地方。 側躺時,股大轉子是最容易發生褥瘡的部位,膝外踝,足外踝也應多加注意。 俯臥時,壓力點在前胸、膝蓋。 坐姿時,最大的壓力在坐骨粗隆。

照顧病人時,就要注意這些個部位是否受到不正常的壓力,在檢查皮膚時,也要多照顧這些地方。 然而,一般而言,褥瘡的形成有一原則:身體的任何部位都可能產生褥瘡,只要壓力夠大及壓的時間夠久。

四、發生原因:

1.壓力:

壓力在褥瘡的發生原因中扮演一主要的角色,但其中也要考慮時間因素,如果壓力夠,造成褥瘡的時間就不須很長;相反的,即使壓力不是很大,只要壓迫的夠久,一樣會產生褥瘡。

2.剪力:

剪力是指向下滑的斜力。例如當一個人斜坐在椅子上,背不靠好,背部就承受相當大的剪力,繃得很緊,壓力很大,血液循環不好,對一個原來就有問題的病人,這樣的壓力加重了褥瘡的發生。

3.磨擦:

有的病人體重較重,不易搬動 ,在換位子時,若照顧者不懂移位要領,硬是用拉的,病人的皮膚就因磨擦產生壓力,一旦磨破了皮,就容易產生褥瘡。

4.潮溼:

這主要是指大便或小便失禁的病人,一般而言,小便失禁比大便失禁更易造成褥瘡,如果病人同時有大、小便失禁,當然更容易造成褥瘡,尤其在會陰部會破皮糜爛。

5.營養:

營養不好,病人的代謝功能也差,使得病人一天比一天更消瘦,骨突更明顯,這些地方較易受到壓力產生褥瘡。

6.神經受損:

感覺神經受損的病人,受到壓力也不會感覺到不舒服,就不會想到要動 一動,但是壓力仍然存在,所以就產生褥瘡;運動神經受損的病人,麻痺了無法動 ,自然無法動動屁股,抬抬腿,如果照顧者沒有幫忙翻身減輕壓力,就容易產生褥瘡。

7.痙攣:

病人,尤其是脊髓損傷患者,有時會突然發生痙攣,抽搐產生了磨擦,以至於破皮,抵抗力又差,褥瘡就容易產生了。

8.水腫:

尤其是下肢水腫,使得循環不好,對壓力忍受度降低,就容易造成褥瘡。

五、處理:

(一)全身性 療法

  1. 評估營養情形:

    因為傷口的癒合和營養情形很有關係,如果病人的營養不是很好,那麼很難期望他的情形好轉,所以一般都是給病人高蛋白質,高卡路里,高維他命的飲食,這樣才能加速傷口的修復。

  2. 貧血治療:

    褥瘡本身會造成貧血,有些病人本身就有貧血,如此傷口就更不容易癒合,此時可能需要輸血平時也應多注意營養。

  3. 治療感染:

    有破皮就容易有感染,可能導致敗血、骨髓炎等嚴重併發症,必須緊急處理。

  4. 減輕痙攣:

    若病人需要開刀處理褥瘡,那必須先用藥物控制痙攣,否則縫好的傷口可能被病人的痙攣撐開,而影響手術的成績。

  5. 減輕壓力:

    病人如果沒有做到這一點,那麼其他的治療都是沒有效的,這時要協助病人翻身、轉位,以減輕壓力。

(二)局部療法

    1. 保守療法:就是非手術性 的療法,第一級第二級褥瘡可用保守療法,其原則是清除壞死組織及不可再壓。

    2. 手術療法:第三級第四級較深的褥瘡可用手術療法。

另外,可以照紫外線,一方面殺菌,另一方面可幫助肉芽組織生長。

六、預防

(一)變換姿勢:

  1. 壓力必須平均分佈才不容易造成褥瘡,所以應保持床單,被褥的平整。

  2. .原則上,躺在床上的病人必須每兩個小時翻身一次,但如果發現皮膚有紅疹或奇怪現象時,就避免再壓迫或縮短翻身時間。

    • 平躺時,可在頭部、手肘及小腿處使用枕頭。

    • 側臥時,可在背部、上肢、膝蓋及腳踝處使用枕頭。

    • 俯臥時,可將枕頭置於胸部、大腿、及小腿下方,並注意將腳趾懸空,避免碰到床板形成壓力點。

  3. 坐輪椅的病人,原則上必須每隔15-20分鐘就撐起身體,並維持10秒左右。如果無法撐起身體可利用重心轉移的方式解除部份壓力,背後傾斜以減輕壓力;兩側輪流傾斜以減輕壓力;前傾以減輕壓力。

(二)檢查皮膚

每天檢查兩次,早上檢查前一天晚上睡覺的壓迫情形,晚上檢查當天的運動 情形,看看有沒有以下變化:

  1. 皮膚顏色改變。

  2. 起小水泡。

  3. 灼熱感。

  4. 起疹子。

  5. 水腫。

  6. 起膿皰。

  7. 挫傷。

  8. 不長毛髮。

  9. 破皮。

若有上述情形,應求醫處理。

(三)選用減低壓力的椅墊、床墊,會對病人有幫助,但並不能完全防止褥瘡的發生,只是延長變換姿勢的時間。

七、結論

預防褥瘡有一個重要的觀念是「那裡沒有壓力,那裡就沒有褥瘡」。身體的任何部位都可能產生褥瘡,只要壓力夠大,壓的時間夠久。因此,適當的擺位是防止褥瘡的不二法門,此外,勤翻身,保持皮膚的健康狀態,練習復健動 作及避免感染都可以有效避免褥瘡的發生。

 

作者:黃于芳

     
 

【回前頁】 【運動對憂鬱者的振盪】 【灼傷的預防與緊急處理】 【多吃黃豆可防老人癡呆】【早餐一定要吃】

【淺談骨質疏鬆症】 【工作簡化技巧及節省體力的原則】 【褥瘡的預防及處理】 【背痛的預防及保健】